SongTaste 是一个音乐分享的互联网产品,我想绝大多数的同学都对它不是很陌生,由于早期的UI严重抄袭Last.fm,所以被很多同学帖上了中文版Last.fm的标签;而就在今年年初他们发布了新版的ST2.0,从此彻底同Last.fm划清了界限!
因为早版 SongTaste 的 Last.fm 痕迹太重,所以我一直对他们存在着严重的抵触情绪;而就在这几天,我发现豆瓣的小组上,关于SongTaste的出镜率极高,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站怎么还没死?所以当我忍不住转向了ST一探究竟的时候,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新版 ST 从色调到样式都越来越趋向于国外成熟的Web2.0风格,相信这绝不是仅仅是站长刻意的模仿,而更多来自于网络2.0所引导的设计趋势。在简单体验之后,尽管ST2.0功能上并没有太多质的飞跃,但是我还是忍不住对SongTaste产生了好感。
说回到豆瓣的小组营销,其实我有一肚子的话想评论,尽管目前的豆瓣仍然是一个小众的社区,但是其注册用户的黏性在国内众多Web2.0网站中却是数一数二的,这就使得豆瓣社区成了一个有潜力的营销推广场所,尤其是积累了大量人气的豆瓣小组功能。那么,豆瓣的小组和SongTaste 又为什么会潜在的关联呢?一直以来,我可以切身的感受到豆瓣的音乐点评是豆瓣的一大软肋,因为我觉得作为音乐视听服务的本质在豆瓣的音乐标签上并不能很好的得以体现,所以阿北他们会想到和九天、巨鲸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同时在专辑页面上推出正版音乐的试听功能;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避免豆瓣目前在音乐标签上遇到的种种尴尬。此刻,SongTaste 借助豆瓣的小组平台以及豆瓣小组成员的口碑进行营销,一方面SongTaste 满足了豆瓣音乐爱好者的视听需求;另一方面,SongTaste 本身也在短期内短期内积累了大量注册会员!
去豆瓣小组上营销吧!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2.0营销模式。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适合在豆瓣小组中进行销售的。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首先,商业味很浓的营销方式会和豆瓣的文化社区氛围格格不入,所以,小组的营销做到适可而止即可;其次,你营销的对象需要同豆瓣的主题相吻合,书籍、电影、音乐、时尚、科技是最好的选择。
文章评论